上海以前的衡山路,各種小酒吧林立,有較明顯的拉客行為,一不小心,很可能就會被“宰”。這是老酒吧街的通病,其它很多城市的老酒吧街都有類似情況,經營模式也有較多的相似之處,換句話說,真正會玩酒吧的人,是很少會去這些地方的,除非地點是朋友確定的。
上海的衡山路早已落寞,現在雖然還有一些酒吧,但已經很少了,生意也很一般,十幾年前,這里可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,記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有跟平安一起吃夜宵,基本上都是在衡山路,那時他在衡山路的幾個店駐唱,到了晚上大概一二點,大家基本上都忙完了,于是就聚在衡山路的小排檔吃東西,吃飽喝足了,大家各回各家,各找各媽。
時光總會老去,看著衡山路從輝煌走向寂寥,不說酒吧街,就是一般的商業街,每過幾年一小動,每過十年一大動。
酒吧街就更難了,畢竟,因為噪音、燈光、人流等對附近的居民肯定是有影響的,一被舉報,麻煩事馬上就來了,最終好好的酒吧只能關掉,上海史上最牛逼的酒吧Shelter(庇護所)就是差不多這樣關門的,想當初后街男孩到上海來開演唱會,結束后他們來到Shelter想進去玩,結果老板告訴他們必須跟普通玩家一樣買票進去,沒有包廂,沒有卡座、沒有免費,相似的經歷在林肯公園身上也發生過一次。
評論(0)